在煉鋼爐前、熱軋車間、熔融金屬轉運等超高溫工況中,
50噸耐高溫吊鉤秤如同"鋼鐵巨人"的精準之錨,以耐受1000℃以上高溫的硬核實力,守護著工業稱重的安全與效率。本文將從操作規范、環境適配、應急處理三大維度,解鎖這款"烈焰秤王"的正確使用方式。

一、操作前"三查三校":筑牢安全防線
1.結構完整性檢查
目視確認吊鉤無裂紋、變形(變形量≤0.5%D,D為鉤口直徑),秤體焊接處無虛焊。某煉鋼廠曾因未檢查吊鉤磨損,導致32噸鋼包起吊時鉤體斷裂,引發重大事故。
2.高溫防護驗證
確認隔熱罩完整覆蓋傳感器(留有5cm散熱間隙),反射板無積灰。采用紅外測溫儀檢測秤體表面溫度,若超過350℃需暫停使用。
3.空載校準
在常溫環境完成初始校準后,需在目標高溫段(如600℃)進行二次零點校準。某鋁廠通過分段校準法,將高溫誤差從±0.8%降至±0.3%。
二、作業中"三控三避":精準應對異常工況
1.控制起升速度
勻速提升載荷(≤0.5m/s),避免急加速導致秤體振動。某鑄造車間測試顯示,速度每增加0.2m/s,高溫稱重誤差擴大0.15%。
2.避開熱輻射直射區
保持秤體與熔爐口≥3米距離,或加裝水冷套管。某熱處理廠通過調整吊裝路徑,使傳感器壽命從3個月延長至18個月。
3.控制連續作業時間
每工作2小時需冷卻30分鐘(自然風冷或壓縮空氣冷卻),防止傳感器熱疲勞。某核電設備廠采用雙秤輪換制,實現24小時連續計量。
三、維護時"三防三清":延長設備生命周期
1.防高溫腐蝕
作業后立即用耐高溫石棉布覆蓋秤體,涂抹二硫化鉬潤滑脂保護吊鉤螺紋。
2.防電子元件老化
每月用酒精棉擦拭儀表接口,避免金屬氧化導致接觸不良。
3.建立健康檔案
記錄每次使用溫度、載荷、校準數據,某重工企業通過大數據分析,提前68天預測到傳感器性能衰減。
當50噸耐高溫吊鉤秤在1200℃的鋼水映照下依然穩定顯示數字,它不僅是一件計量工具,更是工業安全與效率的守護者。掌握科學使用方法,方能讓這臺"烈焰秤王"在異常環境中持續釋放精準力量。